10月3日報道美國《紐約時報》網(wǎng)站9月26日刊登題為《中國大媽如何稱霸紐約潮牌圈》一文。文章摘編如下:Og Ma本名姓謝,上世紀(jì)80年代的時候
10月3日報道美國《紐約時報》網(wǎng)站9月26日刊登題為《中國大媽如何稱霸紐約潮牌圈》一文。文章摘編如下:
Og Ma本名姓謝,上世紀(jì)80年代的時候在深圳工作,如今她是紐約街頭潮牌圈中大名鼎鼎的Og Ma,以倒賣Supreme聞名。Og是Original一詞的縮寫,在街頭文化里代表首次發(fā)行的正版產(chǎn)品,Ma(媽)則是對50多歲的謝女士的親切稱呼。在紐約這個時尚圣地和文化熔爐里,這個一直打零工、英文也不流利的中國移民,在兒子的幫助下成為世界各地Supreme粉絲心中貨最全的賣家之一。
和Og Ma同一個年代的移民,很多都在唐人街做生意,大部分開雜貨店或者餐館。不過,隨著中國年輕消費者越來越富裕、越來越成熟,堅持正版的倒賣商在向價值鏈上游邁進的過程中贏得了不少擁躉。有機會到紐約的中國潮牌愛好者,被Og Ma的名聲吸引,也會到訪這家位于唐人街的小店。
時髦的Og Ma刷新了不少人對中國大媽的印象。獨特的形象定位營造出的反差感,讓她成了美國社交網(wǎng)絡(luò)的網(wǎng)紅,她穿著各式限量款服飾的照片吸引了17萬粉絲。
“我一直知道自己想做生意,但是從沒想過我會賣這個。”Og Ma說。
對于很多不想花幾個小時排隊或手不夠快的人來說,Og Ma與兒子開的店成了他們的選擇。在這里隨時可以買到最火的產(chǎn)品,當(dāng)然,這是有代價的——他們得付雙倍,甚至20倍于原價的價格。“唐人街有個中國大媽賣Supreme,她什么都有,”一個Supreme??捅R夢雨告訴我。她在舊金山留學(xué),趁來紐約玩的時候來Supreme官方店外排隊,說起Og Ma時,她的語氣像是在談?wù)撊?nèi)的傳奇。
與社交網(wǎng)絡(luò)上高調(diào)、炫耀式的Og Ma不同,現(xiàn)實中的她并不很多言。賣了Supreme十多年了,Og Ma把自己與兒子的成功歸結(jié)于好時機。他們在Supreme還沒活躍在大眾視野前就開始做這門生意了。“2006年的時候都是二三十歲的大人來買,他們都真的懂這些東西,”Og Ma說。“現(xiàn)在呢?都是小孩子拿著爸媽的信用卡來刷。”
倒賣Supreme不是一般的生意。根據(jù)紐約一家投資公司的一篇報告,倒賣Supreme的人可以從每件產(chǎn)品中平均獲利67美元(1美元約合人民幣6.8元——本網(wǎng)注)。不難想象,入行十幾年的Og Ma已經(jīng)有了一定的財富。光在店面和后面的小倉庫里堆積的Supreme貨品,估價值六位數(shù)的美金。剛來美國時,她和親戚們擠在一起。而現(xiàn)在,她住在曼哈頓上西區(qū)的公寓里,每天晚上由司機送她回家。生意剛起步的時候,店里會雇人去Supreme店排隊買,買到后把最火爆的款式立刻加價賣一部分,自己再留一部分等著日后升值?,F(xiàn)在店里已經(jīng)有固定的買手和源源不斷的新貨源,保證幾乎所有產(chǎn)品在官方旗艦店一搶而空后總能出現(xiàn)在Og Ma的店里。
Og Ma一開始并不屑于接受采訪。她在圈內(nèi)已經(jīng)名氣太大,不需要任何額外的宣傳。
Og Ma的潮牌店每天都開門。即使是在后面?zhèn)}庫吃飯的時候,她也會用一只眼盯著墻上的屏幕,8個攝像頭實時監(jiān)控著店內(nèi)。Og Ma指了指路對門,就是警察局,她把警局旁邊的門店也盤了下來。
“我從來沒見過Og Ma休息。”給Og Ma工作了十多年的麥克說。他總是站在店門口,像個保鏢似的。他是店里十幾個人當(dāng)中唯一一個非華裔店員。他在2004年就認識Og Ma,那時候他還在念高中,對街頭文化感興趣,一放學(xué)就喜歡去Og Ma的店里逛逛。接著他跟著Og Ma打下手,從小攤搬到了這個門店。麥克說為Og Ma工作的時候,他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。他從小在貧民區(qū)和奶奶一起生活?,F(xiàn)在他叫Og Ma“媽”。
Og Ma像很多其他上世紀(jì)的中國移民一樣,他們來美國是為了和家人團聚。和她在深圳穩(wěn)定且受人尊重的工作相比,剛來美國時的Og Ma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。一切都得重新開始,參加社區(qū)學(xué)校學(xué)習(xí)英文,同時做幾份保姆工來維持生計。“來紐約的前兩年,我?guī)缀趺刻於荚诳蓿?rdquo;Og Ma說。“但是慢慢就習(xí)慣了。”